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商务信息

“海底银行”频受伤 如何给海水养殖产业上“保险”?

10-09 发布 345 次浏览 商务信息 信息编号:69

报错/举报

“海底银行”频受伤 如何给海水养殖产业上“保险”?

江阴信息网江阴信息港最新江阴商务信息信息

“海底银行”频受伤 如何给海水养殖产业上“保险”?,李 勇-://.ffsy56/news/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辛勤勇敢的中国人,在千百年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讲求的是要依赖和利用所处环境的自然禀赋,实现生存发展。蜿蜒的海岸线,广袤的海洋,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海洋人。他们世代生活在大海边,海岛上,靠海而立,以海为生。  “敢立潮头,勇为人先,”在战天斗海的成长历程中,这些可爱的海洋人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一味只知道向大海索取。从出海捕鱼,到下海养鱼;从无休止地采捕,到主动修复生态,涵养环境。近些年,海洋牧场成为养护资源、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成为我国沿海的一道道美丽风景。  《证券日报》记者在长海县獐子岛采访时发现,自觉-海岛及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了植根于每个海岛居民骨子里的习惯。在岛上找不到一只鸡,找不到一头猪,垃圾完全外运,人工在海里设置渔礁,修建海洋牧场。采捕到未及标准的参、贝,也都及时放归大海。他们把世代依存的大海亲切地称作“海底银行”,大海里放养、栖息的各类生物,都是“银行”里的“硬通货”。自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虾夷扇贝并试养成功,勤劳拼搏的海岛人不断探索,在我国北黄海海域开创了规模化底播增殖的先河,并带动周边的海岛、企业,把虾夷扇贝发展成长海县底播增殖的主要品种。  然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海水养殖同时也一是项高风险产业。人工干预程度低的开放式海水养殖,也让其深受外界因素影响。暴雨、台风、寒流、赤潮、疫病都可能引发养殖风险,洋流、水温、盐度等异常变化也给养殖生物造成威胁,而一旦灾害发生,由于目前能够采取的手段极其有限,最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  自然环境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在2019年4月份发布的《2018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2018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岸侵蚀等灾害为主,单次海洋灾害过程中,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1822“山竹”台风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57亿元。  相关资料显示,历年来,海洋灾害给海水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也很严重。2007年渤海海域的特大风暴潮,2009年黄渤海海域的大面积海冰灾害,都曾给沿海养殖业带来巨大影响。2018年黄渤海海域的夏季异常高温,也给当地的圈养海参造成重大损失。从事海洋牧场养殖的獐子岛,自2014年到现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底播虾夷扇贝已经连续三次受灾,给公司和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灾害来袭,渔民们辛辛苦苦投放到海里的“存货”说死就死,说没就没,如何让“海底银行”不再受伤,给海底银行加一道“保险”呢?有业内人士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全社会加大对海水养殖方面的科研投入。目前对海水养殖生物的研究远落后于对陆地养殖品种的研究,虽然在几十年上百年的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对其自然规律并没有完全摸透。对影响其生长、繁殖的外界因素认识有限,对海洋生物的传染病学、疾病防治等方面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良种率、防止品种退化研究上也需要加强。从海水养殖大国向海水养殖强国的转变,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撑和积淀。二是海水养殖产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以保险和再保险为主要手段的灾后保障机制。海水养殖投入成本高,如何使产业在灾后迅速恢复是行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级-都高度重视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以文件形式鼓励开展试点,积极提供财政支持,进行引导,为海水养殖保驾护航。但目前的海水养殖保险规模还很小,产品品种功能设计也很单一。而海水养殖面对的风险胁迫因素较多,也较复杂,仅以风力、气温、降水等单项或几项指标进行考量,并不能完全覆盖实际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与产业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也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积极推进,为海水养殖产业真正地加上一道坚实的“保险”。。江阴商务信息发布。
更多“海底银行”频受伤 如何给海水养殖产业上“保险”?最新相关信息:

江阴商务信息 “海底银行”频受伤 如何给海水养殖产业上“保险”?

江阴商务信息发布平台:http://www.tnlian.com/shangwu/69.html